![]()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隨著氣溫升高,養牛場災難性的傳染病如牛口蹄疫、牛肺疫等發病率大幅降低,這讓平日里擔驚受怕的養牛戶松了一口氣。可偏偏這個個時候,有種牛病卻來勢兇猛如洪水猛獸。不給大家賣關子了,這種牛病便是牛流行熱,是由牛流行熱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因大部分病牛2~3天便可以恢復正常,又被稱為暫時熱或三日熱。
流行特點
本病主要侵害3~5歲齡的黃牛、高產奶牛,重胎牛和進口牛種易感性較大。多發生于高溫、高濕及蚊蠅孳生的6~9月份,傳播迅速,停息也迅速,呈地方性流行。同時具有一定周期性,一般3~9年有一次大流行,且大流行后會緊跟一次小流行。
本病傳染來源及其自然傳播途徑尚不清楚,一般認為本病多經呼吸道感染,此外蚊蟲叮咬也可以感染。快樂養殖團隊通過對本病的觀察發現,養牛場消毒不嚴格、牛舍衛生差、牛舍濕度大以及蚊蠅肆虐等情況下易發生本病。
主要癥狀
本病潛伏期多為3~7天,緊接著迅猛發病。
病牛前期惡寒戰栗,繼而體溫升高到42℃以上,一般持續2~3天便可以恢復正常。在體溫升高的同時,可見病牛流眼淚,眼瞼和結膜充血、水腫,流清水樣或白色鼻涕,心跳、呼吸加快。肌肉震顫,四肢關節腫痛,站立不動,跛行,或因站立困難而倒地。大量流涎,食欲廢絕,反芻停止,糞呈黑色或下痢。孕牛可發生流產,產奶牛產奶量下降或停止且易發乳房炎。
大部分病牛均呈良性經過,經適當對癥治療2~3天便可以恢復正常,病死率不足1%。個別病牛可留有四肢關節腫痛的后遺癥,長期跛行或不能站立只能被淘汰。
防治方案
養牛場加強飼養管理和衛生消毒工作,可較好預防本病發生。科學合理的進行飼喂,并適當增加牛運動量,以增強牛的體質和抗病力;及時清理圈舍內的糞污,并適當進行開窗通風,使圈舍保持清潔干燥;定期對圈舍內外進行消毒,并嚴格對外來車輛和人員進行消毒;做好滅蚊蠅等吸血蟲的工作。
當有牛發生本病時,應及時進行隔離治療,并對假定健康牛和受威脅牛采用高免血清緊急注射。
對癥狀較輕的病牛,可采用30%安乃近注射液30毫升,青霉素1200萬單位,鏈霉素400萬單位混合肌內注射,每天2次;對癥狀較重的病牛,可采用30%安乃近注射液30毫升退熱,同時采用大劑量青霉素、鏈霉素并用葡萄糖生理鹽水、安鈉咖、維生素B1、維生素C等藥物靜脈注射,每天2次。
面對牛流行熱,養牛戶完全不用害怕,只需要簡單對癥治療多數病牛2~3天后便可以恢復正常!
新激生肽快速長肉旺-----肉牛育肥專用 :13838006355
采食旺 、糞便細、 毛色亮 、上膘快、 效益高、降低料肉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