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思想 狠抓落實 確保完成今年養牛6萬頭目標
3月3日,寧明縣組織召開全縣養牛產業工作推進會。劉勇、黃一碧、陸偉寧、黃定穎等縣四家班子領導,縣其他處級干部,縣委辦、縣政府辦分管副主任,縣扶貧辦正、副主任,縣直及中區直駐縣各單位主要領導,縣水產畜牧獸醫局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各鄉鎮黨委書記,各華僑農場主要領導,縣牛羊養殖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專項小組正、副組長,縣牛羊養殖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全體駐組成員,縣農業發展投資公司、寧明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主要領導參加會議。
會上,各鄉鎮主要領導分別匯報本鄉鎮養牛產業工作進展情況。
會上,縣長黃一碧對全縣養牛工作進行部署。他指出,去年崇左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關于加快牛羊養殖業發展的決定》,明確寧明縣2017年的養殖任務是存欄5.44萬頭肉牛,并要求未來三年每年增長12%。為了貫徹落實崇左市的決策部署,縣委、縣政府結合實際,提出了2017年寧明縣至少完成6萬頭牛飼養量,2018-2020年全縣牛飼養量保持在9.72萬頭以上的目標,并在今年一月份開始部署養牛工作。
黃一碧強調,全縣上下要統一思想,狠抓落實,全面推進養牛工作,加快培育生態肉牛養殖產業,確保完成崇左市下達的牛羊養殖指導任務。一是要統一思想,堅定發展生態肉牛養殖產業。大力發展肉牛養殖產業,不僅是為了完成崇左市下達寧明縣的任務,也是帶動全縣貧困戶脫貧摘帽、拉長蔗糖產業鏈、打造綠色生態循環經濟的現實要求,更是落實崇左“兩篇大文章、四個攻堅戰”戰略部署的具體舉措。二是要認清現狀,增強做好養牛工作的緊迫感。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工作方式,逐步完善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具體是要建立組織機構,強化組織領導;要建立產業融資和管理平臺;要研究出臺并積極落實相關配套扶持政策;要“引智借腦”發展肉牛養殖產業;要抓好養殖任務分解和落實。三是要加強統籌協調,共同推進生態肉牛養殖工作。各鄉鎮、農場和縣直各有關單位以及縣四家班子領導要加強工作的統籌協調,合力推進全縣現代生態肉牛養殖工作。要大力宣傳養牛政策,調動農戶養牛積極性;要抓好牧草種植,解決養牛飼料的問題;要抓好養殖小區建設,帶動養牛產業發展;要加快整合各類資金,全面保障養牛產業投入;要加強宣傳和培訓,提高養牛科學水平;要強化責任落實,確保肉牛養殖工作取得實效。
縣委書記劉勇指出,目前,寧明縣養牛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但整個氛圍和成效還不夠,采取的措施還不夠有力,要強化頂層設計,理清思路,從頂層上解決鄉鎮在推進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
劉勇強調,全縣上下要再深化思想認識,明確發展養牛產業的四個重大意義和目標:一是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的需要,尤其是養殖產業結構的調整,形成高效的、生態的、可循環的產業鏈,要認識到這個事情不是做不做的事情,而是怎么樣加快做好的問題;二是精準脫貧扶貧的需要,目前五大戰區的扶貧還停留在原來傳統的產業上,傳統產業給農民帶來的幅度增長是有限的,我們要在原來的基礎上想方設法通過調整結構把養殖產業做上去,才能拉動精準脫貧;三是發展村集體經濟的需要,寧明縣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要通過發展養牛,將資金算為村集體收入,整體性解決集體經濟不足的問題;四是循環綠色發展的需要,要圍繞黨委、政府的目標,推進沿河兩岸“退蔗還草”,解決環保問題。
劉勇要求,一是目標責任要明確。要按照市里下達的任務,完成全縣養牛6萬頭的目標;要在每個鄉鎮建立養殖區,通過規劃、論證來確定養殖規模,因地適宜打造產業發展經營方式方法;要全面發揮主動性和能動性,創新推進產業發展。二是指導督查要到位,做到分類指導。三是統籌協調、科學指導牧草種植工作,積極解決甘蔗生產的矛盾,劃出甘蔗種植區,保護原主要稅收經濟作物。四是加強招商引資力度,注重全面招商和重點選商,注意防范風險。五是協調統籌牧草種植、養牛工作,解決好主體力量,做好鄉鎮部門、企業、村屯群眾的工作,激發干群積極主動性。(記者 黃鳳珍)
來源:寧明縣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