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羊拉血便是羊腸毒血癥的癥狀表現,羊腸毒血癥是發生在羊身上的“怪病”。羊腸毒血癥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主要癥狀是腹痛,腹瀉,糞便呈黃褐色,拉血便。該病急性發作,極易致死。
養殖戶需要掌握該病的癥狀以及一些簡單易行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防治羊腸毒血癥。
羊腸毒血癥是一種急性毒血癥,由D型魏氏梭菌在病羊的腸道內大量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的,極易致死。該病多發生于2歲以下、膘情較好的羊,綿羊比山羊易感。該病急性發作,病羊會突然倒地抽搐,造成羊只死亡,死后的羊腎臟軟化,因此又稱為“軟腎病”。本病多發生在初夏。
羊腸毒血癥的癥狀:
病羊腹痛、腹瀉,糞便顏色異常呈黃褐色,難固結,有便血的現象。呆滯、臥地不起、咬牙、以側身的姿態倒地、左右翻滾、抽搐、頭頸后仰、呼吸急促、口吐白沫,有的病羊發出痛苦的呻吟,一般于發病1~2小時內死亡。
四大防治措施:
1.加強管理,保證飼料的衛生和水源的健康,注意圈舍的干燥程度。
2.在每年春、秋兩季分別進行一次“羊三聯四防”疫苗接種,皮下或肌肉注射羊快疫、羊猝疽、腸毒血癥、羊痢疾四聯疫苗5毫升。
3.發現病羊后應該及時隔離,及時使用藥物進行治療。藥物可以選擇使用抗血清和抗毒素。
4.羊發生腸毒血癥后,癥狀輕的,用環丙沙星注射液15~30毫升肌肉注射,同時喂食2克鏈霉素,一日2次,連用1~2天。
以上防治措施簡單易行,可以有效地防治羊腸毒血癥,提高養殖經濟效益。發現有羊出現拉血便現象,應該及時隔離并治療,防止羊死亡,減少經濟損失。
催肥、增重、促生長、皮毛光亮、塑體型、 提前一個月出欄 1873994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