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1.什么是小反芻獸疫,全球流行情況如何,有什么危害?
小反芻獸疫又稱羊瘟、小反芻獸瘟,是由小反芻獸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綿羊、野生小反芻獸的高度接觸傳染性疾病。小反芻獸疫病毒不感染人,不屬于人畜共患病。
1942年小反芻獸疫首次發現于西非的科特迪瓦,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及赤道以北的非洲國家。近年來,幾乎遍及所有中東、西亞、南亞國家,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均呈地方性流行。我國2007年7月首次發現于西藏,2013年12月又在新疆發現,截至2014年6月我國多省份發生該疫病。小反芻獸疫可引起呼吸困難、腹瀉、流產,甚至引起病羊死亡。易感羊群發病率通常達60%以上,病死率可達50%以上。
2.小反芻獸疫的感染和傳播途徑有哪些?
小反芻獸疫主要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傳播方式主要是接觸傳播,可通過與病羊直接接觸發生傳播,病羊的鼻液、糞尿等分泌物和排泄物可含有大量的病毒,與被病毒污染的飼料、飲水、衣物、工具、圈舍和牧場等接觸也可發生間接傳播,在養殖密度較高的羊群偶爾會發生近距離的氣溶膠傳播。
3.小反芻獸疫病毒的抵抗力如何,如何消毒?
小反芻獸疫病毒是有囊膜的病毒,自然環境下抵抗力較低,50℃60分鐘即可滅活;在ph<4.0或ph>11.0條件下失活;但是,在冷藏和冷凍組織中能存活較長時間。醇、醚和普通清潔劑可以殺滅病毒,苯酚和2%的naoh都是有效的消毒劑。
4.小反芻獸疫典型的臨床癥狀有哪些?
山羊臨床癥狀比較典型,綿羊一般較輕微。典型癥狀有發熱、口炎、腹瀉和肺炎。有時表現支氣管肺炎,類似羊支原體肺炎;懷孕母羊可發生流產。
5.養羊場(戶)應如何防范小反芻獸疫?
在當地畜牧獸醫部門指導下,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做好日常飼養管理和消毒工作。嚴格執行動物防疫有關法律法規,嚴禁從疫區引進羊只,對外來羊只,尤其是來源于活羊交易市場的羊調入后必須隔離觀察30天以上,經臨床診斷和血清學檢查確認健康無病,方可混群飼養。發現可疑病例,限制其移動,加強消毒,并立即向當地獸醫主管部門或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要及時向當地獸醫部門報告。
6.當前情況下,畜牧獸醫部門防控建議。
一是指導各地養羊場戶和牧場加強小反芻獸疫防疫管理。二是嚴格按照農業部要求抓好疫區和高風險區免疫。三是加強羊只等易感動物的監測排查,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四是強化活羊調運監管,嚴格按照農業部下發的關于跨省調運活羊監管的規定執行。五是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一旦發現病羊或病原學陽性,必須嚴格按預案和規范要求,堅決徹底拔除疫點。六是加強地區防控,防范區外疫情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