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2014年8月,接診一波爾山羊乳房炎病例,現將診斷治療經過介紹如下。
1主訴
該羊體重60千克左右,于2014年8月3日產下2只羔羊,產后三天乳房出現腫塊,泌乳減少,羔羊吃奶時母羊躲避,不愿讓羔羊吃奶。
2臨床癥狀
該病羊體溫40.5℃,食欲減退,精神萎靡,行走時后肢跛行,羊左側乳房發熱、疼痛、紅腫,乳房淋巴結腫大,乳汁變稀薄,混有絮狀或粒狀物,產奶量減少。
3實驗室檢查
3.1細菌分離培養
取該病羊乳樣1毫升滴在鮮血瓊脂培養基上,于37℃培養24小時;取鮮血瓊脂培養基上的純培養物,分別接種于麥康凱瓊脂、卻甫曼瓊脂和改良愛德華培養基上,于37℃培養24小時;該乳樣菌落在卻甫曼瓊脂上生長良好。
3.2藥敏試驗
選擇典型的分離菌株用紙片擴散法在MH瓊脂平板進行藥敏試驗,35℃培養16~18小時后,供試藥物為青霉素、頭孢噻呋鈉、氧氟沙星、林可霉素。用游標卡尺測量抑菌環直徑,實驗結果顯示對氧氟沙星高敏。
4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和實驗室細菌分離培養結果診斷為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
5治療
5.1氧氟沙星注射液7毫升、魚腥草注射液2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兩次,連用五天。5.2乳房熱敷:用10%硫酸鎂水溶液1000毫升,加熱至45℃左右,每天熱敷2次,連用5次。七天后回訪,病羊體溫食欲恢復正常,乳房腫塊消失,乳汁恢復正常。
6小結
6.1羊乳房炎主要是由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由于圈舍衛生條件較差易造成多種感染性細菌和環境性細菌交差作用而引起本病。
6.2預防本病的關鍵是加強飼養管理,保持乳頭清潔,同時做好母畜產前和產后藥物預防和圈舍全面消毒工作,及時清理糞便、更換墊料,保證環境干燥。
6.3一旦發現病羊及時進行治療,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給母畜造成更大的危害。在防治乳房炎時,臨床用藥要注意按規定的劑量與療程使用,及時更換不同的敏感藥物進行治療,以免產生過多的耐藥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