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病原及流行特點〕病原體為破傷風梭菌,其形狀為細長桿菌,所以,也稱破傷風桿菌。它具有厭氣性生長的特性,常以芽抱的形式長期存在于土壤中,成為本病的傳染來源。本病通過傷口發生感染。綿羊多因剪毛時破傷、去勢或胎衣滯留處理不當,消毒不嚴,羔羊多因斷擠、斷尾、刻耳一號等外傷感染而引起。尤其是傷口狹而深,創傷內發生壞死,創傷口被泥土、糞便等封蓋,是破傷風桿菌繁殖的最好場所。
破傷風其流行特點,是一種散發性傳染病,但在羊只大群去勢而感染時,可大批發病。
〔癥狀〕臨床特征,為全身或部分肌肉發生痙攣性收縮,病羊表現四肢肌肉強直,背腰不靈活,尾根上舉,行動困難,頭倒于一側或向后彎曲。耳直硬,牙關緊閉,吃東西困難或者不能吃,并伴有輕度瞰氣及腹瀉。呼吸促迫,常因窒息而死,在所有家畜中羊的死亡率最高,尤其羔羊死亡率可達100%。
〔預防〕
(1)經常發生破傷風地區,為了獲得較長時間的自動免疫,可以定期預防注射破傷風類毒素。
(2)對于產羔、斷尾、斷臍以及剪毛、去角、去勢,除避免泥土及糞便污染傷口外,還應認真做好消毒。以免由傷口感染。
〔治療〕
(1)加強護理:將病羊放于黑暗安靜的地方,并給予清水和易消化而容易咽下的柔軟飼料(如稀粥)。根據病情可進行輸液補養。
(2)對于傷口的膿液及壞死組織,要用0.1%高錳酸鉀、1 %硝酸銀、3%雙氧水以及碘酒進行嚴格消毒。
(3)為了中和毒素,可先靜脈注射40%烏洛托品20毫升,然后再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每天1-2次,每次2-5萬單位。注射時可將破傷風抗毒素混于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注射。
(4)為了緩解痙攣,可肌肉注射鹽酸氯丙嗪10-20毫克,或用20%硫酸鎂液,每次20毫升,靜脈注射。
(5)應用針灸治療也有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