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成年母牛價格較高。成年母牛相對于母牛犢或青年母牛而言,價格要高出不少,例如一頭1200斤重的成年母牛至少需要1.5萬元,而一頭800斤重的青年母牛只需要1萬元左右,兩者用于繁殖的情況下并沒有太大的區別。
二,容易買到淘汰母牛。真正體型好、產犢好、母性好、奶水好、易配種的成年母牛,相信沒有幾個養牛戶舍得賣,而賣的往往是一些產犢差、奶水差及產后難配種的淘汰母牛,買回來以后并不能產生價值,養一段時間后只能將其再次淘汰,不僅花了冤枉錢而且還影響了生產計劃。
三、成年母牛利用年限短。一般情況下母牛生產7~10胎便會被淘汰,若購買已經生產過5~6胎的成年母牛,再生產2~4胎便需要進行淘汰了,而購買青年母牛的情況下便可以生產7~10胎,從而減少了更換牛群帶來的損失。
同樣不要買過小的母牛,一來不容易養殖,二來短時間內難以見到效益。最好購買12~18月齡的青年母牛,買會后1~2個月便可以進行配種,效益周期并不比成年母牛長,且價格要低于成年母牛,最重要的一點是不會存在生殖缺陷。
當前國內養牛業還處于發展階段,作為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城鄉居民生活質量,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個體養牛戶增加,現下國內養牛多以外地引種短期育肥者較多,使得肉用牛犢存欄量逐年下降,進而使牛犢價格節節攀升,增加育肥牛成本,導致養牛利潤微薄。而自繁自養肉牛沒有外地引種成本,還可有效避免買牛帶進的傳染病,未來養牛走自繁自育之路優勢明顯。
來牛源價格不斷攀升,養牛單純育肥已經越來越難賺到錢。對于育肥養牛戶來說,育肥牛盈利的關鍵在于買到價格低的品種肉牛犢,進而謀求育肥出欄時的差價利潤。現在牛犢價格一直漲,活牛市場前景難測。從長遠角度看,養肉牛要想賺錢,就必須利用自繁自育肉牛技術。
繁育牛有什么優勢?
自繁自養牛不會出現與其它病情交叉感染,保證牛場穩定生產;有利于長遠發展,不論是擴群還是應對市場沖擊,都有絕對優勢,也更容易擴大規模。
對于育肥牛來說,生產成本是十分關鍵的。外購牛種就需要不斷花錢購買牛犢,由于飼養、環境差異不可控等因素,買來牛生病率高嚴重還會死亡,受損失風險大,而且采購也浪費時間,自己不懂還要請專業人幫忙。若選擇自己繁育母牛,就可以擁有自己的牛種,以上情況便可避免。
為什么自繁自養被看好?
因牛種的抗病力強,飼養環境條件要求低,實行”種養結合“產業模式發展養殖之路成為養牛創業的最佳途徑。繁育母牛年產一胎,短期見效慢是制約其普及的前提因素,若養牛戶可根據自身環境條件和飼料資源,選擇經濟型飼養方式,適度規模開展繁殖育肥,雙向結合實施繁殖育肥一體化養殖,養牛會有可觀的利潤并具備抗風險能力。
怎么繁養牛利潤多?
1、要根據自身地區特點,因地制宜,發展適度規模養殖;從實際出發,考慮圈舍的修建、改造、資金承受能力、草料資源、管理等,量力而行,采取滾雪球的方法,逐步擴大養殖規模。
2、當地若有廣泛草料資源情況下,發揮這些優勢,將種、養兩業緊密結合,盡可能縮減飼料采購項。牛舍可利用空房、舊房進行改造,因陋就簡、就地取材、經濟適用為主。
3、開展經濟分析,以”科學、實用“為原則進行成本管控,做到資金巧利用不浪費;學會分析和調整牛場結構,改善經營方法,提高利潤收入。
4、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繁育牛周期長。一頭母牛從6月齡到初配至少需10個月,受配妊娠又需9-10個月,產后飼養育肥出欄前后至少需要2年才能見效。相對育肥牛而言實現當年投資效益要慢,但缺少牛源。
總的來說,養牛投資大,賺錢都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從長遠發展角度來看,走自繁自養會是今后養牛業的趨勢。若只想短期從事養殖,選擇短期育肥肉牛是較為理想方式。由于近兩年養牛形勢嚴峻,今年環保力度又加大,養牛人若想從事養殖,建議考慮好自身情況,有計劃安排條件前提。
牛飼料、牛病咨詢:15838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