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1、病因
除外力造成及胎水過多、腹膜炎、酮血病、風濕、酸中毒、后部肌腱損傷,胎兒個體過大,壓迫盆腔神經外,主要原因:
①飼料單純,營養不全。
②鈣、磷不足,尤其是比例失調。
③飼料中維生素缺乏,尤其維生素A、D嚴重不足。
④銅、鈷、鐵等微量元素不足,引起貧血及衰弱。
⑤個別奶牛懷雙胎。
⑥奶牛舍飼,缺乏陽光照射。
奶牛產前癱瘓
2、癥狀
初期病牛魚站起困難,即使站立起來,也是后身搖晃。兩后肢頻繁交換負重,走路時小心謹慎,步態不穩,以后逐漸不能站立,變為長期臥地。有的病牛發病較急,忽然不能站立。嚴重病牛出現消化機能紊亂,少食或不食,頭頸彎向一側,頭部貼于腹壁。
臨床檢查時,體溫一般38 .3℃~39. 3℃,大多數病牛心跳、呼吸、脈搏正常。通常無全身癥狀,個別心跳快而弱,呼吸短而粗。體弱或久病的奶牛伴有陰道脫出。臥地時間長,護理較差的,可能發生褥瘡或肌肉麻痹,給治療帶來困難。
4、治療方法
以補糖、補鈣療法為。10%葡萄糖溶液1 000mI,VB、Vc注射液各30 mL,10%葡萄糖酸鈣500ml,后將病例二葡萄糖酸鈣改為750ml。每日2次輸液根據病情,添加ATP及輔酶A,肌肉注射維丁膠性鈣15 mI,隔日1次,以利于鈣的吸收。對癥治療,對消化機能障礙病畜,加10%濃氯化鈉350~500 ml或促反芻液5mL。對病例一,后期補充鈣磷注射液500 mL,以調節機體鈣磷比例。
輸液的同時,加強護理。飼料中添加魚肝油和礦物質適量,同時給予易消化飼料,多墊柔軟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