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羊食毛癖是怎么回事?
食毛癖是主要發生于成年綿羊和山羊的一種營養缺乏性疾病,其主要癥狀是嗜食被毛,常呈散發或在某一地區流行。
癥狀
病羊啃食自身或其他羊的被毛,且以啃食臀部被毛為主。毛被啃食的羊出現少毛、大片無毛現象。病羊被毛粗亂、焦黃,食欲減退,逐漸消瘦,全身無力,甚至食欲廢絕,流涎。有些羊還出現磨牙、不排糞便、腹脹等癥狀,個別羊有腹瀉和腹痛表現。有的病羊還有啃食毛織品、煤渣、骨頭等異食癥狀。
發病原因
一般認為,羊體內多種營養成分不足,尤其是常量礦物質元素硫缺乏是導致食毛癖發生的主要原因。
解剖癥狀
尸體消瘦,體表少毛或無毛,皮下膠樣水腫,腸內常有毛團、毛球,心臟柔軟,常見灰白色病變區等。
羊食毛癖綜合防治
對本病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①羔羊出現食毛現象時應與母羊隔離,只在哺乳時允許接近。
②給母羊供給全價飼料,注意羊舍衛生并及時清理脫落的羊毛。
③羊群大批發病時應及時分析飼料狀況,并進行針對性補飼維生素。
④給病羊飼料或飲水中添加含硫化合物(如硫酸鋁、硫酸鈣、硫酸亞鐵或硫酸銅等),硫元素的含量應控制在飼料干物質的0. 05%,或成年羊每只0.75—1.25-克/天。
⑤對于并發毛球癥的病羊,應在可能的情況下實施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