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1、 母羊長大后易于交配,尤其是引進國內外優良品種改良的雜交羊只。如薩福克×小尾寒羊、陶賽特×小尾寒羊、特克薩爾×小尾寒羊、小尾寒羊×灘羊的雜一代以及雜二代羊只斷尾后,更便于人工授精。
2、 易于育肥,無論是灘羊還是改良后的雜一代、雜二代羊只一般都是先把尾巴的脂肪灌滿,然后才長身上的肉,斷尾后就會避免這一不利因素。
3、可以提高羊肉品質,羔羊斷尾后可改進皮下脂肪及肌間脂肪含量,提高羊肉品質,減少羊膻味。
4 、可以避免糞便污羊毛。
1、宜為羔羊出生后7-14天,如體質弱、天氣過冷,可順延幾天,羔羊斷尾越早越好。
2、沒有斷尾的成羊隨時隨地都可進行。
(1)結扎法。
用彈性強的橡皮圈,如廢舊的假陰道內胎、自行車內胎等,剪成直徑0.5~1厘米的膠圈,在第三、第四尾椎骨中間,用手將此處皮膚向尾上端推后,即可用膠圈纏緊。羔羊經10天左右的時間,尾部便逐漸萎縮,自然脫落(不要剪割,以防感染破傷風)。尾巴剛被套上橡皮圈的羔羊,起初會有些不適應,站也不是,臥也不是,不過這種焦躁不安的反應幾天后就能過去,10天以后尾巴就會自然脫落,對羔羊沒有什么傷害。
此方法簡單易行,不流血、愈合快、效果好。
(2)快刀法。
先用細繩捆緊尾根,斷絕血液流通,然后用快刀離尾根4~5厘米處切斷,傷口用紗布、棉花包扎,以免引起感染或凍傷。當天下午將尾根部的細繩解開,使血液流通,一般經7-10天,傷口就會痊愈。
(3)熱斷法。
可用斷尾鏟或斷尾鉗進行。用斷尾鏟斷尾時,首先要準備兩塊20厘米見方的木板。一塊木板的下方挖一個半月形的缺口,木板的兩面釘上鐵皮,另一塊兩面釘上鐵皮即可。操作時,一人把羊固定好,兩手分別握住羔羊的四肢,把羔羊的背貼在固定人的胸前,讓羔羊蹲坐在木板上。操作者用帶有半月形缺口的木板,在尾根第三、第四尾椎骨中間,把尾巴緊緊地壓住。用灼熱的斷尾鏟緊貼木塊稍用力下壓,切的速度不宜過急,若有出血,可用熱鏟再燙一下即可,然后用碘酒消毒。
以上三種斷尾方法,筆者推薦第一種方法,既經濟又實惠,簡便易行,適于規模羊場推廣。
關于斷尾的警告:
第一是品種:純種短脂尾羊不建議斷尾,影響產奶量和乳脂,況且這樣的羊尾巴斷掉需半個月以上,羊太遭罪,影響生長;以短脂尾為母本的雜一代羊,多數前兩個尾椎較寬,建議公羔在第三尾椎,母羔在第四尾椎斷。
第二是時間:一般來說都是出生后七到十天在晴天的早上斷尾,初生重大的超過五千克的公羔,第四天斷尾也可以;初生重小的弱羔可以15天左右斷尾;陰天容易感染所以選擇晴天,羔羊早上一般較餓大約會吃兩次以上奶吃奶較積極,斷尾后約十分鐘左右羔羊劇痛,孩子哭了找他娘,這個時候要確保斷尾羔羊吃上奶,特別是多羔的羊,必要時要放在單圈飼養。一般來說在盛夏時節別斷尾,易招蒼蠅,不超過三月齡都可斷尾。
第三是方法:最好用進口的斷尾膠圈,用避孕套斷的易出現外傷,用氣線斷的弾性差,國產膠圈易斷裂而造成二次傷害。斷尾時注意要找準尾椎連接縫處,細節上注意要把尾巴外皮向上擼一點,這樣斷尾后會有皮膚完整包住傷口,利于愈合傷囗。
第三是消毒:建議在斷尾前徹底清掃帶羊消毒,斷尾時最好不用碘酊等消毒,會降低膠圏韌性和彈力,約7到10日尾巴掉落要及時清理斷尾和膠圈,圈舍帶羊消毒,斷處有明顯血跡的要涂碘酊或紫藥水消毒。第四是地域差,利如塔城地區和烏拉蓋等地,蚊蠅十分猖獗,在母羊發情時會有嚴重的叮咬甚至于在陰道里產蛆蟲,最好留下4到5個尾椎,將外陰全部蓋住為好,包括純種的細尾羊斷尾不宜過短,會造成脫肛等疾病。以上淺見,請酌用。
4、牛羊飼養周期長,不賺錢。趕快關注牛羊激生肽快速長肉王,它能在不出現以上情況之前調整牛羊的生理狀態到最佳狀態,從而減少牛羊養殖風險,提高養殖效益。
原料成分:
激生肽二代、神曲、麥芽、山楂、復合酶、瘤胃素、活菌制劑、小蘇打、植物提取物、微量元素及酶制劑。
主要功效:
開胃、補養、增乳、催肥,有效改善食少,瘦弱,生長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