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1、飼養羊的過程中感染布魯氏菌病易導致羊流產
感染布魯氏菌病綿羊流產率達到30%到40%,其中7%到15%的是死胎。妊娠母羊在流產前的兩三天,精神萎靡、食欲廢絕,喜臥,常從陰門排除黏液或者帶血的分泌物。山羊敏感性更高,常在妊娠后期發生流產,新感染的羊群流產率高達50%到60%。
2、飼養羊的過程中感染沙門氏菌病易導致羊流產
妊娠母羊流產發生于產前的前六個星期,精神沉郁,食欲減退,體溫升高。40.5到41.6度。有時候腹瀉,流產第一年的羊群損失約10%,嚴重的高達一半幾率。
3、飼養羊的過程中感染胎兒彎曲菌病易導致羊流產
妊娠母羊流產發生于產前1-1.5月,流產率高達50%-60%。
4、飼養羊的過程中感染李氏桿菌病易導致羊流產
妊娠母羊有神經癥狀、昏迷、有時候轉圈、流產發生于妊娠三個月以后,流產率高達15%。
5、飼養羊的過程中感染口蹄疫易導致羊流產
羊只在口腔、蹄部位出現水皰,妊娠母羊可發生流產。
6、飼養羊的過程中感染圖拉桿菌病易導致羊流產
妊娠母羊體溫升高、40.5-41度,流產或者死胎。
7、飼養羊的過程中感染衣原體病易導致羊流產
妊娠母羊以發熱、流產、死胎和產出弱羔為特點,流產通常發生于妊娠中后期,羊群中首次發流產率高達20%到30%,流產前數日食欲減退、精神不振,流產后變現為胎衣不下。
8、飼養羊的過程中感染羊傳染性陰道炎易導致羊流產
妊娠母羊體溫高達41.7度,常引起流產。
9、飼養羊的過程中感染支原體性肺炎易導致羊流產
妊娠母羊除了表現為肺炎癥狀外,還可發生流產。
10、飼養羊的過程中感染Q熱易導致羊流產
病羊發生肺炎和眼病,妊娠母羊流產率高達10%-15%。
11、飼養羊的過程中感染內羅畢綿羊病易導致羊流產
妊娠母羊體溫升高持續7到9天,常發生流產。
12、飼養羊的過程中感染邊界病易導致羊流產
妊娠母羊有神經癥狀、抽搐顫抖、最明顯的癥狀就是流產,常生出瘦弱胎兒或者干尸化胎兒。
13、飼養羊的過程中感染弓形蟲病易導致羊流產
妊娠母羊發生流產常見于妊娠后期、多見于產前一個月左右,損失率不到10個百分點。
14、飼養羊的過程中感染住肉孢子病易導致羊流產
妊娠母羊發熱、貧血、淋巴結腫大、腹瀉、有時候跛行、共濟失調,后肢癱瘓、可發生流產,部分胎兒死亡。
15、飼養羊的過程中感染蜱傳熱易導致羊流產
妊娠母羊體溫高達40到42度,約有30%的母羊流產。
16、飼養羊的過程中感染蜱性膿毒血癥易導致羊流產
妊娠母羊體溫升高至40-41.5度,持續十天左右,引起流產。
17、飼養羊的過程中發生中毒病易導致羊流產
許多中毒疾病都可以引起母羊流產、常常群發
18、飼養羊的過程中灌藥錯誤易導致羊流產
妊娠母羊發生于用藥后1到兩天。
19、飼養羊的過程中患妊娠毒血癥易導致羊流產
妊娠母羊發生流產與產前1-2周
20、飼養羊的過程中維生素A缺乏易導致羊流產
妊娠母羊發生流產、死胎、弱胎以及胎衣不下。
二、治療方案
(1)對經常流產的母羊,在配種后一次肌內注射促黃體素50~100國際單位,或在配種后1周注射孕酮5~10毫克,每天1次,連用2~3 次。
(2)若母羊表現不安,陰道內流出少量黏液,但子宮頸尚未張開、胎兒仍活著時,應迅速肌內注射孕酮5~10毫克(每天1次,連用2~3 天)保胎。
(3)如母羊努責強烈,可肌內注射1%硫酸阿托品0.5毫升,然后把母羊放在安靜棚圈內觀察。
(4)如母羊子宮頸口已經張開,應立即設法使胎兒排出,病按照子宮內膜炎進行治療。
(5)當胎兒發生干尸化或腐敗分解時,應促其排出,可注射己烯雌酚5~10 毫克或苯甲酸雌二醇2~3毫克,每日1次,連用2~3天,待子宮頸松軟張開后,慢慢取出干尸胎兒或骨片,再用0 .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子宮,最后在子宮內加入抗生素或磺胺藥物消炎防腐。
(6)中藥治療宜用四物膠湯加減:當歸6克、熟地6克、川芎4克、黃芩3克、阿膠12克、艾葉9克、菟絲子6克,共研末用開水調,每日1次,灌服兩劑。
學習養殖技術,咨詢羊病難題,了解最新肉羊價格行情,歡迎關注全國首個養羊行業最大的公益性平臺微信公眾號"養羊之聲"微信號:13838006355 淘寶店鋪:鄭州微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