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缺初乳
對策:盡早讓羔羊吃上初乳,量要足夠。羔羊攝入初乳量大致為其活重的5%,比如:1只4.5公斤的羔羊,應吃到225克初乳,其中,一半量在出生后,越早吃越好,另一半量在此后的10-12小時內吃完。
養羊:“兩段式”養羊管理技術
二、母羊缺奶
羔羊出生后吃不上母奶,體質變弱,常因饑餓而死。
剖檢死羔,腸胃內無內容物,無脂肪星點。而正常羔羊的心臟、小腸和腎臟外周應有少量脂肪分布。
對策:
1、盡早發現,人工增溫,勤測體溫;
2、及時灌服1/3-1/2杯初乳,增強羔羊抵抗力。羔羊大一些時,用人工哺乳,按活重的1/5用量,用奶瓶喂,早晚2次;
3、皮下注射50毫升10%葡萄糖溶液;
4、認真檢查母羊,消除病因;
5、加強預防,濕冷天氣勤測羔羊體溫。勤查羔羊是否吃飽,采食時常有個別羔羊從母羊胯間偷奶吃。一般這類羔羊的頭臉部有黃污,容易辨別,對其應及時采取措施,加強哺乳或提前補飼。
三、致傷
主要有肝脾裂、骨折、窒息等,多見于羔羊產出時助產致傷、母羊分娩時起立致傷、踩臥壓傷和羔羊吸吮其它母羊奶時被誤傷。嚴重致傷的羔羊多半死亡。
對策:消除各種致傷因素,防患于未然。這類羔羊即使存活,生長發育也滯后。
四、臍帶感染
新生羔羊的臍帶為0.6-1.2厘米粗的中空管,直接通入腹腔與肝相連,在其生后幾天干癟不了,是體外細菌侵入羊體的通道。還有一種臍帶感染,在羔羊3周齡前不顯癥狀,但在關節處有膿腫,發熱,行走困難,跟不上母羊,被哺乳的機會減少,最后因饑餓致弱而死亡。
對策:羔羊出生時用碘酊浸泡臍帶。
五、腹瀉
羔羊3日齡內尚未轉出產羔單間時易發生水瀉,脫水嚴重時易致死。5-7日齡后羔羊的小腸功能開始完善,能緩和消解細菌的作用,發病少。
對策:因羔羊幼小,僅1-3日齡,經不起細菌感染,主要是做好預防工作。
1、母羊產前30天注射大腸桿菌疫苗制劑。但要注意,其有效期短,對產羔后期出生的羔羊可能效果不大。
2、母羊產羔前30-45天剪毛,或是單剪乳房部位毛。所有母羊不能踩踏泥漿和污糞漿。
3、不準重復使用產前掃出的墊草,也不能拿其鋪墊臨產母羊舍。
4、病羔羊單間全面清掃消毒,噴灑石灰水,糞污地方用熱漂白粉水擦洗。
養羊:養羊入門必讀六條
六、C型腸毒血癥
這是由一種存在于土壤中的梭菌孢子毒素引起的疾病。主要見于1-2周齡羔羊營養紊亂時,如搶食過飽、開始補飼或吮奶量驟然增多(多見于雙羔中有一羔死亡時)。羔羊染病后,發病快,常突然死亡,或表現有腹痛、驚厥,2-12小時內死亡。有時出現血痢,剖檢死羔,小腸有出血性黑點。
對策:發病太快,很難治療,主要做好預防工作。
1、母羊產前30天注射疫苗;
2、對未注射疫苗的母羊所生的羔羊,2-3日齡注射1次疫苗,2周齡再注射1次;
3、皮下注射5-10毫升抗血清。
4、牛羊飼養周期長,不賺錢。趕快關注牛羊激生肽快速長肉王,它能在不出現以上情況之前調整牛羊的生理狀態到最佳狀態,從而減少牛羊養殖風險,提高養殖效益。
原料成分:
激生肽二代、神曲、麥芽、山楂、復合酶、瘤胃素、活菌制劑、小蘇打、植物提取物、微量元素及酶制劑。
主要功效:
開胃、補養、增乳、催肥,有效改善食少,瘦弱,生長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