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編號 編號的方法有耳標法、剪耳法等。
1.耳標法。耳標用來記載羊的個體號、品種及出生的年份等。有時為了從羊耳號上區分公、母,戴耳號時公羊可用單數,母羊用雙數,或公羊戴在左耳,母羊戴在右耳,耳標戴在羊耳基下部。用打耳鉗打孔時,要避開血管。預計打孔的地方要用碘酒消毒。
2.刺字法。刺字是用特制的刺字鉗和十字釘給羊個體編號。刺字編號的優點是經濟方便;缺點是隨著羊耳的長大,字體容易模糊。
3.剪耳法。在羊的兩耳上剪不同的缺口,作為羊的個體號。該方法簡便易行,但易混亂。
二、去勢
凡不做種用的公羔都應去勢,常用的去勢方法是切割去勢法。去勢方法是:一人保定羊,另一人握住陰囊上部,使睪丸擠向陰囊底部,剪掉陰囊周圍的毛,然后用碘酒局部消毒,。用消毒過的手術刀橫切陰囊,擠出一側睪丸,將睪丸連同精索用力拉出,撕斷精索,斷奶以后的羊羔或大羊去勢時,精索較粗,常用剪刀剪斷。剪斷前,一定要結扎,防止血流不止。再用同樣方法取出另一側睪丸。陰囊切口處用碘酒消毒,陰囊內和切口處撒上消炎粉。過1—2天后檢查,如發現陰囊腫脹,可擠出其中的血水,再涂抹碘酒和消炎粉。同時應保持環境清潔干燥,以防感染。
三、斷尾
長瘦尾羊尾巴細長,容易沽糞便污染羊毛;肥尾羊尾巴碩大,不但影響配種,也造成行動不便。因此,對羔羊應進行斷尾,斷尾時間一般在生-’2 N3天。
1.結扎法:用細繩或橡皮筋在羔羊尾椎2、3節處緊緊:tL住,斷絕血液流通,一般經10~15天尾巴自行脫落。
2.熱斷法;.用-個留有半月形缺口的木板將尾巴套進并緊緊壓住,用燒紅的斷尾鏟在羔羊2、3尾椎節間切斷尾巴。
四、去角
去角時間以羔羊出生7一10日齡為宜。去角時,先觸摸確定角基部,然后剪毛,再用電烙鐵烙去皮膚,燒烙角基部1~2分鐘,最后涂碘酊或紫藥水。
五、剪毛
由于各地氣候差異大,剪毛也有所不同。
1.剪毛時間。春季專般在5-6月份,以氣候趨于穩定時為宜。
2.剪毛次數。每年細毛羊、半細毛羊及其高代雜種羊只剪春毛1次,粗毛羊除春季剪毛外,到9-10月份再剪秋毛1次。
3.剪毛工具。如果用機械剪毛,則要先培訓技術人員,檢修機械,以保證剪毛的質量。如手工剪毛時,則要準備好剪毛剪、磨刀石、秤、碘酊、麻繩等。
4.適時剪毛。羊群在剪毛前12小時,停止放牧、飲水和喂料,以免剪毛時糞便污染羊毛和發生傷亡事故。剪毛一般安排在上午進行。如全天剪毛時,可以中午放牧1小時,然后休息1小時后再剪。
5.剪后管護。剪完1只羊后,須仔細檢查。若有傷口,應涂上碘酒,以防感染。剪毛后防止綿羊暴食。綿羊剪毛后,幾天內應防止雨淋和烈日曝曬,以免引起疾病。
六、驅蟲
給羊驅蟲亨般在春、秋2季進行,根據羊群的實際情況選用相應的驅蟲藥。
1.腸道線蟲。一般多用鹽酸左旋咪唑。口服用量每千克體重8一10毫克,肌肉注射每千克體重7.5毫克。首次用藥后2~3周再用藥1次。
2.絳蟲。一般多用氯硝柳胺(滅絳靈)。口服每千克體重50~70毫克。投藥前應停飼5~8小時。該藥對羊的前后盤吸蟲也有效。
3.肺線蟲。常用氰乙酰肼。口服為每千克體重17.5毫克。羊體重超過30千克的,總服藥量不得超過0.45克,皮下注射每千克體重15毫克。
4.肝片吸蟲。常用硝氯酚。內服每千克體重3~4毫克,皮下注射每千克體重1—2毫克。預防可用雙胺苯氧乙醚,該藥驅除幼蟲效果好,日服每千克體重0.1克。伊維菌素對羊體內外寄生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一般每30~50千克體重注射伊維菌素注射液1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