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臨床癥狀
發病奶牛的皮膚病多發生在頭部,特別是眼的周圍、頸部等部位,不久就遍及全身。病初成片脫毛區域如小硬幣大小,有時保留一些殘毛,隨著病情的發展,皮膚出現界限明顯的禿毛圓斑,一部分皮膚隆起變厚形似灰褐色的石棉狀,病初不癢,逐漸開始出現發癢表現。
二、實驗診斷
1 直接鏡檢:
刮取患部痂皮連同受害部的毛,浸泡于20%氫氧化鉀溶液中,微加熱3~5小鐘,然后將所采病料置于載玻片上滴蒸餾水1滴,加蓋玻片鏡檢,可看到分隔的菌絲或成串的孢子。
2 真菌的分離培養:
將采集的被毛、痂皮等病料,先用生理鹽水沖洗,再用滅菌吸紙吸干后,接種在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上(添加1%酵母浸出液,同時為了抑制雜菌繁殖干擾,每毫升培養液添加0.125毫克的氯霉素),放在37℃恒溫箱中培養10天,在培養基表面形成棉絮狀的白色菌落,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到棒狀的大分生孢子和分隔的菌絲。
三、防治措施
1 分群隔離:
對所有牛只逐頭保定檢查,有臨床癥狀的牛只全部轉群集中在同一牛舍內,病、健牛只固定人員飼養,不得串舍。
2 強化消毒:
采取全方位的衛生清理和消毒,牛舍要求每天上、下午兩次清掃,兩次用消防水龍頭沖洗,兩次用來蘇兒、百毒殺更替消毒,舍外包括人員、用具及場地等每天進行一次清現和消毒。
3 具體治療措施:
對于發病牛整個治療工作分為三個療程,每個療程7天。
① 用灰黃霉素原粉飲水對癥治療,每頭5克/次,2次/天。
② 先用溫的來蘇兒溶液浸泡過的毛巾對患部浸潤→用牙刷去掉患部痂皮→用5%~10%碘酊涂擦患部→最后用達克寧外涂。
③ 對于去掉的痂皮集中清理
功能主治:廣譜、高效、低毒驅蟲,主要用于畜禽體內外寄生蟲、蟲卵、幼蟲的驅殺。
【主要成分】 伊維菌素、增效劑、緩釋劑等。
【適 應 證】
※用于防治家畜的胃腸道線蟲病、牛皮蠅蛆、羊鼻蠅蛆、羊癢螨病和豬疥螨病,及其他寄生性昆蟲病。消化道線蟲(成蟲及后期幼蟲):豬蛔蟲、淡紅豬胃圓線蟲、食道口線蟲、蘭氏類圓線蟲(成蟲和肉體幼蟲期)。肺線蟲:后圓線蟲(成蟲)、豬血虱。
※可徹底殺滅家畜體內外各種生長階段成蟲、幼蟲和蟲卵,對寄生于畜、禽體外的虱、蛾、蟬、蛆、螨等寄生蟲和昆蟲使用一次即可殺滅,有效治療因寄生蟲引起的皮膚瘙癢、漸瘦、腹瀉、異食癖等癥。
【用法用量】
皮下注射:一次量,每公斤體重,牛、羊、馬、駱駝、禽0.02ml;豬0.03ml;
病情較重者用藥7-9天后,再給藥一次。
【注意事項】
孕畜可用,臨產前、泌乳期禁用,魚類禁用。
地 址:鄭州黃河大橋北2000米路東橋北開發區
電 話:0371-60968118
Q Q: 402767034
手 機:158-3820-1205(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