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福利网/日韩在线观看你懂的/久久久免费毛片

您好!客人 [請登錄] [免費注冊 首頁-招商-代理-品牌-企業(yè)-展會-資訊-專題-招聘
微畜牧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會
  • 專題
  • 招聘
  • 報價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內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寧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頁
  • 資訊
  • 疾病防治
  • 牛病防治
  • 犢牛腹瀉的影響因素及其防控
    來源:  發(fā)布日期:2017-09-12  發(fā)布者:  共閱1710次
    1 影響因素

    獸醫(yī)工作者在工作時需要考慮到犢牛疾病的風險因素,這類風險可導致犢牛腹瀉和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其影響因素如下。

     

    被動轉運失敗。給犢牛灌服初乳后,免疫球蛋白是否被機體吸收,犢牛是否產生了較強的抵抗力,這是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原則上來說,初乳的被動轉運應該百分之百成功,因為被動轉運失敗的牛個體發(fā)病的幾率會大大增加,特別是大腸桿菌,如果被動轉運成功,7天之內的腹瀉不考慮犢牛大腸桿菌感染。如果被動轉運失敗,犢牛有可能感染更多的病。而且不僅是個體問題,發(fā)病牛在發(fā)病過程中會排菌、排毒,污染環(huán)境,傳染給其他的牛。這就是給牛灌服的初衷初乳。

    犢牛島或犢牛圈的管理。犢牛的管理主要體現(xiàn)在對其糞便、水、尿的管理。從衛(wèi)生的角度上,臨床工作者可以切斷經口傳播、糞口傳播和環(huán)境感染的途徑。環(huán)境良好,感染的細菌病毒減少,那么感染壓力就會降低。

     

    合理的飼養(yǎng)密度。國內飼養(yǎng)模式有2種。第一種犢牛島,每只犢牛單獨飼養(yǎng)。第二種是犢牛欄,5~6頭或10~12頭養(yǎng)在一起。我們要求15%的犢牛島可以有7~15天的空圈消毒時間,也就是說養(yǎng)85頭犢牛,還要有15個空著的,這15個空著的是消毒完畢的,而且還要維持至少7天,這7天之內,如果還有產犢的,還有沒轉出去的犢牛,則需要更多的犢牛島。同樣犢牛圈也一樣,我們有沒有能夠有空圈的幾率,7天左右的空圈比例也應該達到15%。

     

    交叉感染的問題。交叉感染在產房中是最多的,因為犢牛島和犢牛欄基本能切斷大部分犢牛之間的交叉感染,但是產房的感染是獸醫(yī)工作者需要面對的另一個問題。產房要保證干凈、干燥、舒適,及時把犢牛轉出,轉欄時間過晚,成年牛和犢牛,產房環(huán)境和犢牛也會發(fā)生交叉感染,交叉感染的重點在產房。

    空氣質量。空氣質量和呼吸道疾病的關聯(lián)更大,所以要考慮通風情況和肺炎等疾病的相關性。特別是在北方的牧場,冬天還要考慮保溫。把窗戶全部關起來,溫度升高,空氣的質量就下降,這個時候,呼吸道疾病就可能會高發(fā)。如何解決些問題,這是管理或牛場設計,或者整個關系控制的要點。

     

    其他應激的因素。應激因素包括飼料應激、飲水應激、治療應激、疫苗應激等。

     

    2 重視犢牛健康

     

    犢牛的飼養(yǎng)和健康,是我們特別需要注意的。一方面是投資回報率的問題,因為現(xiàn)在牛的價格越來越高,如果犢牛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特別高,養(yǎng)殖戶的經濟損失是非常大的。第二很多病是從犢牛開始的,獸醫(yī)通過視診和觸診卻無法確定病型,可能只是亞臨床的某個過程,但是在產奶以后,會波及整個牛群。例如副結核病,0~4個月齡的牛經糞口傳播,潛伏期最長可達到18個月,整個牛群的感染率可達到40%,臨床發(fā)病率一般不會超過4%,而且只在成母牛也就是第一次產犢后才發(fā)生腹瀉。

     

    保證牛群健康要從犢牛抓起,包括病毒性腹瀉、新孢子蟲、副結核等,重視犢牛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牛場獸醫(yī)的關注點第一個是圍產期,第二個就是犢牛,因為犢牛投資較大。獸醫(yī)的關注點應該提前,工作重點也應要提前。就是說我們的工作要把90%的精力放在預防上,犢牛一旦發(fā)病,治愈率很難保證。獸醫(yī)工作人員應在做好預防工作的基礎上將發(fā)病率降低到合理范圍以內,才有精力治療個體牛。每種病都可整理出工作流程,然后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預防上,在醫(yī)工作中也應重視犢牛的治療問題,獸醫(yī)工作人員可以探索一些新的有效的治療方案。

     

    3 后備牛的飼養(yǎng)

    針對后備牛的飼養(yǎng)階段,根據傳統(tǒng)的分法并細化。由于后備牛的飼養(yǎng)階段和一些疾病的發(fā)病率以及犢牛的免疫力,都有直接的關系。最初的2星期,我們可以稱為育嬰階段,這是犢牛最脆弱的階段,尤其是對感染性因素。犢牛初生15天之內發(fā)生的腹瀉,往往占了牛場腹瀉的80%。最棘手的就是15天之內的腹瀉。據報道,14258頭犢牛的月平均發(fā)病率14.10%,累計死亡1146頭,死亡率為8.03%。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是引起犢牛死亡的主要原因。消化道疾病所占的呈下降趨勢,而呼吸道疾病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趨勢。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是影響犢牛健康的兩大類疾病,不同疾病所占的比重穩(wěn)定,消化道疾病占50%以上,呼吸道疾病占30%左右。

     

    4 防控

    從以上風險因素來說,我們可以總結出確保犢牛健康和生長性能一系列工作的關鍵點。第一是新生牛和產房的管理,產房有交叉感染的可能,新產牛直接關系到初乳,所以成年牛也應得到關注。第二是初乳,包括初乳質量,初乳飼喂,初乳的被動轉運評價等各個方面。第三是營養(yǎng),提供合理的營養(yǎng),合理飼喂犢牛。第四是犢牛舍管理,通過控制環(huán)境、衛(wèi)生、飼料、飲水等降低感染壓力。

     

    第五是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新生犢牛的處理。新生犢牛娩出后,接產人員立即清理其口腔內的粘液,距離臍孔5厘米處,用消毒的手術剪或消毒的手指斷臍,然后用10%碘酊消毒臍帶斷端。最好是在犢牛出生后立即將其移開,或是等到母牛將犢牛舔干之后,在犢牛上方懸掛一盞加熱燈,稱量犢牛體重,裝置耳號。產房要求設計合理,物品隨手可用。

     

    初乳飼喂。現(xiàn)在,各個牧場都在重視初乳飼喂這個問題。大家也逐漸認識到初乳灌服的重要性。飼喂時應遵循“1-2-4”原則,即犢牛在初生1個小時之內飼喂初乳,新產牛2個小時之內擠出初乳,4升的飼喂量。因為在犢牛初生1個小時之內飼喂初乳,犢牛的腸道免疫球蛋白的吸收通過性是最好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腸道會逐漸關閉,吸收率成線型下降,所以1個小時之內給犢牛飼喂完初乳,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初乳被動轉運成功。

     

    新產牛一定要及早擠出初乳,才能保證初乳的質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初乳的質量會下降,產后12個小時如果再擠,里面的免疫球蛋白幾乎跟常乳沒太大區(qū)別。如果優(yōu)質的初乳,實際上2升就夠了,可是很多牧場不敢保證初乳的質量,所以飼喂4升以確保被動轉運成功。

     

    初乳的管理。初乳指奶牛分娩后6小時內所分泌的牛奶(或定義為分娩后6小時內第一次擠出的牛奶),初乳微黃、粘稠、乳糖低,維生素含量高,免疫球蛋白含量高,冷凍可以保存1年。

     

    初乳的質量檢測。優(yōu)質的初乳粘稠度高,呈微黃色。血乳、乳房炎乳、稀薄的乳及有異味的初乳,一律不可使用。初乳比重檢測,用于間接評價初乳中免疫球蛋白(IgG)含量。測定溫度21~27℃,IgG含量52~140毫克/毫升質量最好,30~51毫克/毫升質量合格,30毫克/毫升以下不合格。

     

    初乳保存。初乳檢測合格后,制冷(8℃)后裝瓶。封蓋,標明收集時間、日期及免疫球蛋白含量,-20℃冷凍保存。

     

    使用初乳折光儀檢測。檢測結果不小于22%時,IgG含量大于50毫克/毫升,檢測結果為20.0%~21.9%時,IgG含量為24.9~49.9毫克/毫升,檢測結果不大于19.9%時,IgG含量小于25毫克/毫升。使用初乳折光儀檢測的優(yōu)點是溫度干擾小。

     

    除了初乳質量和免疫球蛋白的評測,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細菌污染。初乳細菌數超過10萬/毫升,與被動免疫失敗的關系很大。初乳中可能含有副結核分枝桿菌、都柏林沙門氏菌、小球隱孢子蟲等病原。如果有條件檢測,總細菌數應小于10萬/毫升。其中大腸桿菌小于1萬/毫升,其他G-菌小于5萬/毫升,無乳鏈球菌為0,其他鏈球菌小于5萬/毫升,凝固酶陽性葡萄球菌 為0,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小于5萬/毫升,其他葡萄球菌為0。

     

    初乳細菌污染來源分析。大腸桿菌高是初乳擠奶過程問題,其他G-菌,環(huán)境性葡萄球菌、鏈球菌高可能是擠奶設備問題、奶桶問題、奶瓶奶嘴問題,收集后變高是冷凍問題(大腸桿菌30分鐘增殖一倍),環(huán)境性致病菌增加初乳細菌污染。

     

    初乳的被動轉運評價。犢牛初乳被動轉運與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高度相關。如果被動轉運成功,幾乎可以保證7天之內的腹瀉和大腸桿菌沒有關系。適合于牛場的評價方法就是血清總蛋白的監(jiān)測,在初乳飼喂后2~7天之內都可以,以2~3天為好,結果會較準確,血清總蛋白大于5.5克/天·升,表明初乳被動轉運成功。被動轉運評價在大于1 000頭的牛場每個月做2次,小于1 000頭的牛場每個月份做1次。選12頭初乳飼喂后2~7天的犢牛,檢測總蛋白,然后看比例,20%的犢牛初乳轉運失敗即為問題牛場(2頭以上不合格)。

     

    初乳被動轉運失敗的原因。飼養(yǎng)者沒及時發(fā)現(xiàn)母牛產犢(特別是晚上),所以不能及時擠出初乳,飼喂初乳,不能及時避免交叉感染。犢牛在產房的時間超過90分鐘,飼喂初乳的最佳時間被錯過,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初乳飼喂超過4小時,新產牛6小時后才擠初乳,質量不合格。初乳飼喂量不夠4升(娟姍3升),初乳擠完后飼喂或冷藏前超過2小時,冷藏超7天,冷凍超1年或反復凍融,初乳細菌數超10萬,混合初乳(內耗)。成年牛不健康,圍產牛有問題。

    犢牛島的管理。首先應保證畜舍干凈、干燥、舒適。其次就是保證飼料和飲水充足、干凈。器具的刷洗,奶桶和料桶每天需要刷1~2次。實際上工作人員的工作重點是早晨用洗潔精刷,下午直接用清水的沖洗,把這個工作做好,治療的工作就會大大減少。

     

     


     


    伊蟲清(伊維菌素注射液)158-3820-1205(微信同號)

    功能主治:廣譜、高效、低毒驅蟲,主要用于畜禽體內外寄生蟲、蟲卵、幼蟲的驅殺。

    【主要成分】  伊維菌素、增效劑、緩釋劑等。

    【適 應 證】

    ※用于防治家畜的胃腸道線蟲病、牛皮蠅蛆、羊鼻蠅蛆、羊癢螨病和豬疥螨病,及其他寄生性昆蟲病。消化道線蟲(成蟲及后期幼蟲):豬蛔蟲、淡紅豬胃圓線蟲、食道口線蟲、蘭氏類圓線蟲(成蟲和肉體幼蟲期)。肺線蟲:后圓線蟲(成蟲)、豬血虱。

     

    ※可徹底殺滅家畜體內外各種生長階段成蟲、幼蟲和蟲卵,對寄生于畜、禽體外的虱、蛾、蟬、蛆、螨等寄生蟲和昆蟲使用一次即可殺滅,有效治療因寄生蟲引起的皮膚瘙癢、漸瘦、腹瀉、異食癖等癥。

     

    【用法用量】

    皮下注射:一次量,每公斤體重,牛、羊、馬、駱駝、禽0.02ml;豬0.03ml;

    病情較重者用藥7-9天后,再給藥一次。

     

    【注意事項】

    孕畜可用,臨產前、泌乳期禁用,魚類禁用。

    地  址:鄭州黃河大橋北2000米路東橋北開發(fā)區(qū)

    電  話:0371-60968118   

    Q  Q: 402767034

    手 機:158-3820-1205(微信同號)

    打印本文   返回頂部   關閉該頁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答案
    熱門資訊
    最新資訊
    公司簡介  |  聯(lián)系方式  |  幫助信息  |  友情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6041621號
    微畜牧|牛羊飼料添加劑|養(yǎng)羊|養(yǎng)牛|牛羊產品|牛羊價格|版權所有 © 2008-2017  
    微畜牧|牛羊飼料添加劑|養(yǎng)羊|養(yǎng)牛|牛羊產品|牛羊價格|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 在線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