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肉牛腐蹄病也叫做趾間壞死桿菌病、趾(指)間蜂窩織炎,是指蹄部趾間皮膚以及深部組織發生急性或者亞急性炎癥。病牛臨床上主要癥狀是患部皮膚裂開、化膿、壞死,往往伴有球節、系部、蹄冠發生炎癥,出現程度不同的跛行。該病一年四季都能夠發生,主要集中在7~9月份,且主要是成年牛發生。下面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肉牛腐蹄病的病因分析 肉牛腐蹄病的臨床癥狀及治療方法。
1、病因分析
微生物感染,引起該病的主要病原菌是壞死桿菌,此外鏈球菌、葡萄球菌、結節狀擬桿菌、化膿性棒狀桿菌以及產黑素梭菌等也能夠引起。形成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繁殖、侵入的環境,如牛舍潮濕陰暗、運動場過于泥濘、衛生條件惡劣、沒有及時清除糞便,牛床及牛舍糞尿溝積有過多的糞尿;運動場地面高低不平,存在碎玻璃、爐渣、石子等;蹄部長時間浸潤在糞尿、污泥中或者角質過度軟化等,都容易導致蹄部感染病菌而出現發病。營養因素,主要是日糧中含有較少的鈣、磷或者二者比例不當,導致鈣、磷吸收受到影響,容易引起肢蹄病。另外,日糧中含有較少的鋅,導致蹄角化過程受到影響,從而容易發生腐蹄病;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D會導致鈣、磷代謝發生障礙,從而引起肢蹄病。
2、臨床癥狀
急性腐蹄病。大部分病牛是后肢容易發病,前肢相對較少發生,且是左肢相比于右肢更容易發生,但基本不會四肢同時出現發病。病牛主要癥狀是經常抬起病肢,出現輕微跛行,且走動時病肢明顯疼痛,往往臥地不起,拒絕站立和行走。早期對病肢進行檢查,發現蹄趾間皮膚明顯紅腫,并痛疼感明顯,蹄冠發生腫脹,呈紅色,觸感溫熱,且敏感性增強。病牛站立姿勢有所改變,出現外展或者內收,嚴重時甚至無法著地負重。此時大部分病牛的蹄底開始形成有小洞,填滿污黑色的壞死組織,有時會有液體流出,散發難聞的腐敗氣味,部分甚至已經形成瘺管,里面填滿砂子和牛糞,往往使其喜歡在沙地或者草地行走,拒絕在水泥地上走動,且走動速度非常緩慢。哺乳母牛患病后還會導致泌乳量呈直線降低,公牛性欲明顯減弱,且射精量、精液密度、原精活力及其凍后活力都顯著降低,嚴重影響冷凍精液生產。
慢性腐蹄病。主要是由于病牛在急性發病期沒有及時康復,導致癥狀再次加重,表現出體溫升高,精神萎靡,食欲減退,肢體負重能力下降,走動時會出現明顯的“三腳跳”,病蹄明顯腐爛并有鮮血流出。另外,還伴有輕度的腹瀉。病肢明顯粗大,皮膚過度緊張,結締組織出現增生并變硬。檢查蹄底發現其發生腐爛、化膿,并有瘺管形成,散發難聞的腐臭為。嚴重時甚至失去生產能力,最終只能夠采取淘汰處理。
3、治療方法
硫酸銅液浸蹄。如果牛群中大量出現發病,可在牛舍門口設置水泥消毒池,長度為3m、寬度為2m、深度為20 cm,并在池內添加適量的飽和硫酸銅溶液用于浸泡牛蹄,每天1次,每次持續30 min次,直到完全康復。
如果病牛癥狀較輕,可在池內添加10%~30%的硫酸銅溶液,每次在放牧前后讓牛蹄置于藥液中進行消毒,能夠有效的防治該病。如果病牛蹄部刺人異物,則必須先將異物取出。如果皮膚發生化膿壞死時,清除異物后要在患部使用3%來蘇兒水或者0.5%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清洗,接著填塞適量的硫酸銅粉或者高錳酸鉀粉即可,癥狀較輕時用藥一次就能夠痊愈。
另外,也可在病牛患部清創后倒入適量研碎的血竭,接著再使用燒紅的烙鐵使血竭熔化,使其與角質相結合,如果創腔較深則需要采取分層烙熔,最后包扎繃帶用于防潮、防腐。之后每間隔4~5天進行1次檢查,如果血竭沒有脫落則不需要進行處理,反之則要再補1次。
石炭酸治療。如果病牛蹄壁發生嚴重腐爛、蹄腫穿孑L、移步困難,適宜采取該法治療,能夠有效的防腐。病牛患部小孔可適當進行擴創,接著對患部及其周圍皮膚使用15%石炭酸溶液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能夠有效止癢,并使其麻木;
最后在患部及其周圍反復涂布石炭酸,促使潰瘍部燒傷,且孔洞中含有足夠的藥液,同時配合肌肉注射鏈霉素、青霉素進行消炎。第1天使用2次,之后每天使用1次,連續使用4天。一般來說,病牛第1天用藥后,癥狀和跛行會有所加重,但在第2天開始癥狀就會減輕,逐漸恢復行走,且惡臭味以及黏性物質也逐漸消失。
新激生肽快速長肉旺-----肉牛育肥專用 :
采食旺 、糞便細、 毛色亮 、上膘快、 效益高、降低料肉比 。
原料成分
激生肽二代、復合酶制劑、活菌制劑、植物酸化劑;神 曲、麥芽、山楂等提取物;微量元素添加劑等。
作用用途:
開胃、增食、助消化;補養、激活、促生長。有效改善 采食少、消化不良、上膘緩慢、效益低下等狀況。
地 址:鄭州黃河大橋北2000米路東橋北開發區
電 話:0371-60968118
Q Q: 402767034
手 機:158-3820-1205(微信同號)